不锈钢材质根据金相分类和热处理的特点来进行分类
根据金相组织的分类和热处理特点,不锈钢基本可分为以下五类【3】:(1)奥氏体不锈钢含有高铬,一般大于17%,镍含量约为8%。其中一些会添加钼、铜、硅、钛、铌等合金元素,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。它在加热过程中无相变,强度低,塑性韧性高,力学性能好,加工性能好。广泛应用于泵阀、家用产品、医疗器械、汽车零部件、船舶等行业
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%~18%,具有磁性,热膨胀率低,成形性好,耐高温氧化,广泛用于耐热电器的制造,燃烧器和家用电器
(3)马氏体不锈钢含铬12%~18%,根据使用条件的要求,其含碳量一般为0.1%~0.4%。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,可通过热处理调整其力学性能。可用于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,主要用于制造叶片、螺栓、螺母、阀杆、球体等。(4)沉淀硬化不锈钢含铬12%~28%,镍3%~9%。在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形成沉淀的合金元素,如铜、铝、钛、钼和铌,可以通过时效热处理进行强化。这种钢不仅弥补了马氏体不锈钢耐蚀性差的缺点,而且弥补了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的缺陷,保证了机械性能有较大的调整空间,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。因此,它主要用于航空、航天和高强度、耐腐蚀的模具和零件。(5)双相不锈钢(铁素体-奥氏体不锈钢)含有17%~30%的铬和3%~13%的镍。碳含量控制得很低。它的机械性能略高于奥氏体不锈钢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尤其是耐点蚀、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。常用于石油化工、造纸机械、海洋工程、废水处理等领域
不锈钢品种繁多。不锈钢除了根据不同的金相组织和热处理特点进行分类外,还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分为铬镍系列不锈钢、铬系列不锈钢、铬镍锰系列不锈钢和铬镍钼系列不锈钢。此外,还有根据不锈钢的性能和用途以及耐腐蚀性进行分类的方法。考虑到热处理的生产过程,根据金相组织和热处理特点进行分类更具有现实意义,这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。